精彩回顾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杂志社共同主办,《建筑结构》杂志社、《建筑技艺》杂志社、深圳中冶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研讨暨工程观摩会”于4月13~14日在深圳市成功举办,会议主办方邀请了来自新加坡和英国的国际专家、中国香港地区的专家、国内资深工程师、高校学者、投融资专家,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角度,围绕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的不同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有近600名业内人士出席会议。
4月13日上午8:30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式由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刘福义主持,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劳应勋、深圳市住建局局长杨胜军于主席台就坐并致辞,主席台就坐的嘉宾还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处长张晓军、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熊衍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常务副局长洪海灵、广东省住建厅城建处处长刘勇先生、深圳市建筑业协会会长尹剑辉。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建筑结构》和《建筑技艺》杂志社社长王学东、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韩玉斌院长和赵春山书记、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盛烨、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声向、深圳中冶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智、深圳地铁集团总工程师陈湘生、深圳市优力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家明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张晓军处长做了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的报告,张处长通过梳理2013年来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重要影响的9个文件内容,解读综合管廊未来规划建设的政策基础和关键点,并通过分析国内外实践经验,阐述综合管廊在城市防灾、节约地下空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要做好综合管廊规划的技术要点,包括布局、节点、三维控制线、附属物、安全设施、运营维护设施等。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新加坡CPG集团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管理部梁忠恕总经理做了关于“全生命周期管理-地下管廊的新加坡模式”的报告。新加坡滨海湾综合管廊作为亚洲第一条有人操作的管廊项目,自2004年投入运维至今已有12年,全程由CPG集团FM团队提供运维服务。在管廊建设完成之前,FM团队就开始着手参与建立管理团队,按照已安装的运维平台及管廊的设计结构制订操作流程作业手册,制订保安体系及安全出入管理,制订各种风险管理及防灾预案,协助政府管理部门与管线公司商量入廊细节,收费标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不仅保证管廊运维的日常有序、安全工作,而且有利于对管廊的运维成本控制。
香港管线专业学会会长、国际管线专业学会召集人黄敬博士以“管线共同沟在香港的研究及运用”为题,介绍了香港管线管理方面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与便捷、明晰的管线信息平台,这是管线有序、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同时通过比较各国综合管线设置,提出了管线设置的难点与经验。
深圳地铁集团陈湘生总工程师,基于其十多年对地层工程性质的认知,提出了基于全方位实时监测(变形和掘进参数)及时调控盾构掘进参数(主控:微扰动+敏度参数逼近)的在近接阶段控制开挖地层土水压力适度大于原始压力(预控制:适度抬升既有结构)、基于时空效应的多层次综合注浆加固周边地层并矫正隧道(特殊控制),创立了盾构近接既有运营隧道的综合监测—智能决策—盾构操作—盾构推进—运营隧道安全的“测-决-人-机-控”五位一体施工安全精细控制技术(垂直位移可控制在2~5mm)。并将该方法拓展到地铁车站、水下等近接工程中,解决了地下复杂环境、复杂结构等各类近接工程安全难题,并广泛应用。
深圳优力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宝伟高级经理系统阐述了综合管廊管道支撑系统和电缆支撑系统的应用模式,重点对受力模式和支架形式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分装配式支吊架、抗震支吊架、锚固系统、支撑系统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案例进行重点介绍。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徐波总工程师,在报告中提到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己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全国各地综合管廊建设热火朝天,呈现出"大干快上”局面。许多地方综合管廊建设缺乏合理性、计划性、科学性、针对性。怎么理性地规划建设所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为避免盲目建设,当务之急是按实事求是原则,分析研究解决各城市综合管廊适建性以及怎样建的问题,如何以城市结构布局和土地开发强度为依据,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为核心,紧紧围绕城市市政公用管线布局和需求,对影响综合管廊建设的各种因子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因地制宜的对规划区综合管廊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构筑科学、合理、高效、适用的综合管廊系统,设置功能明确、系统完善、配置全面、使用便捷的地下综合管廊,推动规划区高标准开发建设,使道路地下空间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全力打造具有一定超前性、综合性、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综合管廊系统。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王恒栋副总工程师介绍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具有工业产品质量品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施工速度快、防水性能好等优点,也是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的精神。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中,推进管廊主体结构构件标准化,积极推广应用预制拼装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有效带动工业构件生产、施工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将是今后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工作方向。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宋尧副总工程师详细讲解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装配整体式地下综合管廊,从设计到预制构件的加工再到施工安装是一套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既有现浇混凝土管廊的整体刚度大、界面任意变化、体量不受限制等特点,又具备装配式管廊节约工期、产业化加工、节约场地、节水节材、节能环保等特点。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许海岩总工程师分别从深厚淤泥区域软基处理、超深基坑支护、管廊内大口径管道安装、远距离监控调控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横琴新区综合管廊建设技术,并分享了管廊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对今后管廊领域建设在结点设计、新材料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愿景和期望。
重庆永悦汇管廊科技有限公司张成臣技术总监介绍预制混凝土管廊通过采用高性能材料与先进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壁厚、减少混凝土用量,还可以降低吊装运输难度、减少土方开挖,这样保证了工程质量与提高耐久性,同时让接口等薄弱部位满足长久使用要求,实现预制管廊的生产环保,安装迅捷,质量可靠,产品经济的特点。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李骏飞副总工程师的报告结合广东省“十三五”综合管廊建设总体方案编制工作的完成情况。从政策导向上分析了综合管廊建设的有利因素;从供给侧改革引导地下管线建设发展方向上剖析了传统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模式存在建设时序不匹配、新旧管线难协调、地下空间占用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报告也分析了综合管廊各种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用地开发结合、政府补贴、降低建设成本、转变认识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最后,报告对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万博商务区地下空间及广州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三个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管线管廊所部门专家尹力文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经验及城市地下管廊“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探索研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分享与交流。首先他对地下综合管廊业务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管廊的核心理念是驾驭服务管线,并对高水平综合管廊建设需要解决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随后提出了基于GIS平台采用BIM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高效、安全、经济的建设运营目标。最后他分享了近期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部分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践案例。
广州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张季超所长重点介绍了广州大学城共同沟建设,这是目前我国已建成并正在运营中的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的综合管沟,它在建造技术、投融资与运营模式、建筑规划设计、防灾减灾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探索。同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管理标准》(CECS401:2015)和《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标准》(CECS402:2015),为推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标准设计编制中心汪浩主任做了题为《城市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解读》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城市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的编制背景和过程。之后,针对目前正在编制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结合图集样张进行了内容解读。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编制,将为我国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HALFEN(北京)建筑配件销售有限公司邓辉高级产品技术经理,首先对中国地下管廊的发展现状及施工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概述,然后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槽式预埋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优势,并对比传统打孔工艺,进行施工成本与效率、结构影响、施工方式、后期运营维护等多方面分析。最后,详细介绍了槽式预埋件及配套支吊架产品在工作原理、生产工艺、安装过程,及防火、抗震、抗疲劳、抗腐蚀性能等哈芬技术。
奥雅纳工程顾问(ARUP)助理董事、总工程师汪洋在报告中主要阐述了BIM用于地下工程时,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工程量大,产生信息量巨大,需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伦敦Crossrail项目的运作体现了这一点。二是工程位于地下,情况难以预估。借助BIM及数据分析,可控制风险,提供决策;多哈之心地下综合管廊及香港沙田中环线项目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刘敬霞律师的报告首先提出“给一个支点——合同,让社会资本改变政府对地下综合管廊有想法没办法的现状!”观点,然后介绍了其亲历百余PPP项目,而创新提出“三级合同体系”、“两部制收费模式”,引领规范商业模式,让合作内容在合同中合法落地,以合规性保障安全性、预期利益可得性。
会场外专门设置了企业展区,为企业和代表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深圳优力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HALFEN(北京)建筑配件销售有限公司、重庆永悦汇管廊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光格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参展,他们与参会代表近距离交流,反响很好。
4月14日上午,在会议主承办和协办单位的支持下,会务组组织与会嘉宾与代表一同参观了优力可综合管廊支撑系统和深圳前海规划中心。第一站首先在优力可管线支撑系统生成厂进行实地参观,代表们不时地与负责讲解的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交流管线吊架、连接构件、预埋槽等在管廊布置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然后参观了深圳前海规划中心,前海合作区未来将以高压电线通道为基本路由,结合水廊道、地下道路及其它市政干管,建设市政共同沟系统。给水、电力、通信、再生水将纳入共同沟管线中,并将预留直饮水管等管位空间。总体规划将建设共同沟长度为9.17km,电力隧道长度12km。代表们均表示,会议报告同项目现场的参观相结合的交流会形式非常好,收获颇丰,对实践工作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此次会议能够成功举办,离不开协办单位——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优力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单位——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HALFEN(北京)建筑配件销售有限公司、重庆永悦汇管廊科技有限公司的鼎立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有重大意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又作为一个新兴建设领域,具有很高的一体化综合服务需求,需要研究、攻克的课题也很多。可以说,此次论坛从多个方面深层次地讨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现状、问题与趋势,期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实践的逐步成熟,促使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获得良性发展。
点击“此处”,可查看建筑结构微信总目录,并可通过关键词搜索你喜欢的内容。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建筑结构》官方微信
官网:www.buildingstructure.cn
合作/投稿/转载请加QQ:
455323924或80327128
《建筑结构》杂志社新推出减震技术微信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如果你喜欢我们,
记得把“建筑结构”微信置顶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如何置顶